減小硬度計工差的方法
使用里氏硬度計檢測小工件的誤差一直困擾著用戶,根據回彈速度和沖擊速度的比,將電磁感應線圈轉換成數字信號,反映硬度值。
當里氏硬度計探頭撞擊工件時,因工件小或不穩定導致彈性模量發生變化,硬度不能顯示或硬度值低,說明彈性已經損失和回彈部分力被工件吸收。
事實上,主要發生在中空部分、薄板、軟金屬材料的測量中,降低里氏硬度計在小工件檢測中誤差的方法有:對于中空材料(管道)很難但非常有效地不與橫向表面碰撞端面或在管壁中增加支撐。測量20mm-100mm曲面的直徑需要可選的曲面支撐環。
當薄板厚度>5mm(5mm以下的工件不應選用李布硬度計)時,應在測量背面均勻涂抹黃油,中間空氣需緊緊地壓出平臺,不可移動,不要涂太多黃油。
確保金屬材料的表面光潔度<7μm,表面光潔度越好,硬度值的精確度越高。
實心圓柱體為保證工件穩定性,小圓柱體盡量加V形臺。測量硬度時,盡量提高工件表面粗糙度、重量、耦合度。若表面粗糙度差,工件難以處理,盡量選用G型沖擊裝置。
硬度計的加載速度不應太慢,壓頭的加壓時間需要延長,特別是在加載時間較短的情況下,加載不能保持指定時間,避免產生新偏差。
裝載速度太慢,易受外界條件干擾,通常要求≤50μm/s。根據世界各國標準測試方法的規定,加載速度大多在15μm/s-70μm/s。
編輯:P